好爸爸壞媽媽——談幼兒理解的兩極化

本文Tag標簽:幼兒心理??

  玲玲今年4歲,是個聰明活潑的小女孩。平時經(jīng)常有阿姨逗她玩兒,問她:“你覺得爸爸好,還是媽媽好?”玲玲想了一會兒,說:“爸爸好。”“為什么呀?…‘因為媽媽老讓我吃青菜,爸爸總給我巧克力吃。”久而久之,這話傳到玲玲媽媽耳朵里,玲玲媽媽真是哭笑不得:“這個孩子,怎么能這么說呢?平時拿她真是‘放在手里怕掉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’,結(jié)果就因為讓她多吃青菜補充營養(yǎng),反倒得了個不好的名聲,真是……”這是幼兒期兒童思維的又一特點——理解的兩極化,即他們對于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、極端的,或者是絕對的,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間狀態(tài)和相對狀態(tài)。所以,在他們的世界里,人只有兩種,要么是好人,要么是壞人,而且好人總是多于壞人。針對上述問題,我們應(yīng)該怎樣教育孩子呢?

  (1)家長和教師首先要幫助孩子認識事物兩極中間的中間狀態(tài)。通過提問引導(dǎo)孩子進行發(fā)散思維不失為有效的解決方法。比如說,給孩子講皮諾曹的故事。皮諾曹開始的時候總喜歡說謊,我們說他是壞孩子;后來皮諾曹不再說謊了,成了誠實的好孩子。那么皮諾曹到底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?那你是不是好孩子?那你沒犯過錯嗎?爸爸是好人還是壞人?可是爸爸也犯過錯呀?讓孩子對故事人物、對自己、對他人進行評價,然后進行對比,最后讓他慢慢明白大部分人既不是絕對的壞人,也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好人,對人對事的判斷、推理和評價要全面、客觀、公正。

  (2)幫助幼兒逐步去除自我中心。假裝游戲和表演游戲都是可利用的形式。假裝游戲中,幼兒通常會將一種事物假想為另一種事物。比如,幼兒將枕頭假想為寶寶,但是當你喊她吃飯的時候,她會把“寶寶”往地上一扔就跑了。這時候,你就要提醒她了,應(yīng)該把“寶寶”輕拿輕放。同樣,在表演游戲中,要讓幼兒經(jīng)常變換角色,讓他們學(xué)會換位思考。讓扮演醫(yī)生的明白“病人”的痛苦,讓“病人”明白“醫(yī)生”的辛苦;讓“讓座的小朋友”明白“老人”乘車的不便,讓“老人”明白“讓座的小朋友”是多么的熱心和善良。要達到這樣的效果,自然對游戲的質(zhì)量和逼真程度的要求會很高,所以家長和教師應(yīng)當盡量為孩子創(chuàng)設(shè)這樣的環(huán)境。當然,必要的說明和講解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